23日,厦门大学“嘉庚”号科考船来到坐落马尾的船政文明园区,参与船政兴办158周年系列活动并展开研学活动。作为一艘主打静音、环保特征的科考船,“嘉庚”号具有不少“黑科技”,展现了我国海洋科技的实力。
“嘉庚”号全长77.7米、排水量3611吨,是我国榜首艘选用国外初步规划、国内转化具体规划并制作的协作形式,并由厦门大学具有彻底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归纳查询船,也是我国深远海科学查询的主力船之一。厦门大学也是国内榜首所具有彻底知识产权科考船的高校。水文、化学、生物、地质、地球物理、大气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同步观测和研讨,在“嘉庚”号上都能轻松完成。厦大许多年青科研人员的海上科考之路,便是从这儿起步。该船被厦大师生称为“海上厦大”、厦大“第五校区”。
“嘉庚号的规划水平可比肩世界同级别科考船,静音是它的最大特征,具有更洁净、更安静、更绿色等特色,为船上作业的科考人员供给了舒适的环境。”“嘉庚”号科考船船长汤少华说,“它还为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供给服务。”
据介绍,“嘉庚”号在制作时优化了船体规划,减小流噪声,一起选用全电力静音推动体系,装备特别定制的低噪声推动电机、螺旋桨及艏艉侧推器,水下辐射噪声静音等级高,并初次运用全电力静音推动方法,十分大地节约舱室空间,而且为进一步降噪供给了条件。因而,“嘉庚”号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后,获颁我国首张水下辐射噪声SILENT证书,创始了国内科考船静音技能走向规范化的先例。
汤少华表明,静音保证了船上声学设备的运作。“嘉庚”号船底安装了不少声学设备,从测深及扫描海底地势的单波束和多波束体系,到勘探水体方针的割裂波束体系;从“透视”海底表层的浅地层剖面仪到剖析水文的多普勒海流计,再到水下声学定位的超短基线体系等。这些设备经过向水下发射不同频带的声响,并收集回波信号做多元化的剖析,以取得海底和水体信息。假如收集的信号中混入了较多的船只水下辐射噪声,会对有用回波的判别发生搅扰。因而,操控船只的水下辐射噪声排放,有利于为声学设备供给较为安静的作业环境,保证设备功能得到充沛的发挥,进步查询作业功率。
此外,为获取海洋中含量极低的痕量元素,“嘉庚”号装配了我国首套,也是迄今为止仅有契合世界GEOTRACES规范的超洁净痕量元素专用采水体系“泰斯”。
自2017年交付运用以来,“嘉庚”号已执行了54个科考航次,均匀每年航次作业天数近270天,总航程近19万海里,相当于盘绕地球赤道飞行近9圈,获取了很多高质量的海洋数据和样品,发生超越100项科研成果。日前,“嘉庚”号在西太平洋海面布放了重1.5吨的无人艇,展开科考作业,完成了初次无人艇协同科考母船远洋观测作业。汤少华说,科考船上载有3艘无人艇,每艘长约3米,能够在几十海里的范围内展开作业。“原先展开科考作业时,科考船需要在作业点原地逗留进行数据收集,但无人艇参加后,科考船能够在一个作业点放出无人艇让其独立收集,再前往下一个点展开作业,中心不需要逗留,极大提升了科考功率。”汤少华说。
据悉,“嘉庚”号23日、24日在船政码头展开研学活动后,将在马尾造船修船事业部进行中期修理,方案下月初回来厦门,之后持续展开海洋科考作业。(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吴丹红 丁林怡)
站内信息搜索
微信公共号